2.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
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,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:
(1)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
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,追求客观性、确定性、抽象性的目标,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中,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,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,简单地把对付物理世界问题的方法移植到精神世界的问题中来。语文教育所进行的这一番尝试,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,但是从根本上说,追求这一方向的许多做法背离了语文教育的特点,不但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,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。
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,可以看到,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、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。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,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,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、生活经验、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,面对同样的作品,特别是文学作品,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。这是完全正常的,正如人们常说的,“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”。因此,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,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。
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,所以,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、潜移默化作用,也正因为如此,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。
(2)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
语文教育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、规则、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,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、文字、文章、文学、文化的知识。当然,语文教育是有理论的支撑的,也一定会涉及到语言、文字、文章、文学、文化的一些知识,然而掌握某个理论系统、系统地识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,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。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。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,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。
(3)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
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,不是外语。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在方法上是应该有所不同的。
学生学习外语,在起始阶段,缺乏这种语言的语感基础,不熟悉相关民族的文化背景,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对于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很多,因此学外语,少不了要学习语音语法知识,学习和这种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,对词句结构和话语材料进行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解释,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进行大量的练习。学习的过程中还往往要注意排除母语表达习惯的干扰。不过,学习知识、熟记规则、分析操练,所做的这一切,最终还是要落到培养这种语言的语感上,只有在获得良好的语感之后,才可能把这门外语学到地道的程度。